太平經

太平經
(太平經, 太平经) 書名。 又名《太平青領書》。 《後漢書.襄楷傳》稱: 〝漢順帝時, 琅琊宮崇詣闕, 上其師于吉於曲陽泉水上所得神書一百七十卷, 號《太平清領書》。 晉以後, 《太平清領書》改稱《太平經》。 該書是一部早期道教的重要經典, 專以奉天地, 順五行為本。 亦有修身治國之術。 原書一百七十卷, 今殘存五十七卷。 本書作者及成書年代各說不一;一云于吉在漢順帝時於曲陽泉水上所得或神授, 又云宮崇或帛和所傳。 近人考證: 該書作者及成書年代, 非出一時一人之手。 即《太平經復文序》所謂《太平本文〞, 流傳於民間, 經多人逐漸增修, 遂成一百七十卷。 是一部集體編寫的道書。 原《太平經》按十天干編排, 分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十部。 每部十七卷。 採用神人(或天師)答六方真人疑問的形式, 闡述基本理論。 其經卷帙浩繁, 內容龐博, 但宗趣大體一致, 包融道、 儒、 墨、 陰陽、 神仙諸家之學。 該經特點是不多引用前人陳言, 間有遣詞造句, 採摘古人的成語, 亦不指明出處。 經文每章皆有標題, 末附篇旨, 總攝一章大意, 多與文相符。 顯出它自成一家的體裁。 為後世道教各派教義之張本者甚多。 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 奉天法道, 順應陰陽五行。 其云天地為人之父母, 人之本始。 故人當孝順天地, 法天道, 得天心, 合天意。 天可順不可違, 順之則昌, 逆之則亡。 得罪於天, 則無所禱。 帝王庶民, 皆不可有違。 天人感應, 表現為自然界之變怪災祥, 即有〝天談〞、 〝天語〞、 〝天談地語〞之說, 唯人洞識, 行之可治太平。 天地皆有神祇主掌日月星辰, 風雲雷雨及人之壽命禍福, 常佑善懲惡。 如反天逆神, 則自流其厄。 陰陽四時五行的潛運變化, 是天地的體現, 其根本道理是恆常不變的, 人須絕對服從。 一陰一陽之理, 遍於天地, 陰陽和三者相須, 共成一家, 以成萬物。 〝無陽不生, 無和不成, 無陰不殺〞。 求的是陰陽和合, 上應天道。 還強調禁燒山林, 但下田草木宜除之, 所謂防生陰奸故。 社會政治思想方面: 《太平經》所謂的理想王國是一個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 無災異, 無病疫, 無戰爭, 人人向善, 君明臣賢, 人無怨恨, 萬物無所傷, 各得其所樂的極為和平安樂的社會。 主要內容可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反對昏愚之君, 擁戴明德之君。 無為而治。 治國以民為本。 服人以道, 省刑愛人。 選賢任能, 務求其益。 下可以革諫其上。 斷金兵。 反對賤視和殘害婦女。 人人力作以獲衣食, 勿強奪人物。 有財應救窮周急, 反對為富不仁。 反對視死過生, 崇興祭祀。 反對穿鑿土地。 斷酒。 提倡以忠孝誠信為大的倫理道德。 反對以智欺愚, 以強欺弱, 後生欺老者, 主張人們彼此相愛。 音樂理論: 謂音樂是用聲音和樂器表達的一種語言, 是有內容有目的的行為。 所謂以致真事, 以虛致實, 以無形身召有形之法。 可以感天地, 通神明, 安萬民。 謂陰陽動則有音聲, 樂動輒與音聲俱。 動音, 凡萬物精神悉先來朝乃後動, 佔其形體, 故動音樂, 常當務其事, 審得其意, 太平可致, 凶氣可去。 還把音樂同陰陽五行學說相聯繫。 認為音樂不是孤立的, 而是與社會、 自然諸事物以及人的精神狀態有密切的關係。 在音樂的規格、 法則的論述上, 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 皆當順其氣, 如其數。 樂吉事、 樂生事。 太平氣至則興樂, 衰亂之氣應凶年, 不得興樂。 醫學理論: 主要有對人體生理及壽命的認識、 對病理方面的認識、 對診斷方面的見解, 還有關於針灸及藥物方面的理論, 對醫巫二者的看法, 有關於強身袪病的理論與訣法等內容。 五、 善惡報應: 謂天地及人身中皆有眾多之神, 受天所使, 鑑人善惡, 掌人命籍。 凡人善惡, 天無不知曉, 嘗罰璣珠分明, 其方式有數種: 現世增減福壽、 決定生辰、 死後嘗罰、 報在子孫及眾人。 其它嘗有長壽、 成仙、 通神、 辟邪、 占驗以及眾生之說等等。 《太平經》上承老子遺教, 近受當時圖讖、 神仙方術的影響, 反映了許多更新時代的思想。 對張角、 張魯在漢中政教合一之治奠定了理論基礎。 及至今天, 對研究我國古代醫藥、 音樂、 哲學以及早期道教提供了重要資料。 收錄明《正統道藏》中。 今人王明輯錄有關《太平經》的二十多種古籍加以校補, 名《太平經合校》。 大體可見原《太平經》之全貌。

Explanatory dictionary of Taoism. 2013.

Игры ⚽ Нужно решить контрольную?

Смотреть что такое "太平經" в других словарях:

  • Voie de la grande paix — Taiping dao série Taoïsme Courants Textes Personnalités Notions et pratiques Divinités …   Wikipédia en Français

  • Zhenren — (zh cpwl|c=真人|p=zhēnrén|w=chen jen|l=true person) is a Chinese term that first appeared in the Zhuangzi meaning Daoist spiritual master , roughly translatable as Perfected Person . Religious Daoism mythologized zhenren to rank above xian… …   Wikipedia

  • Bewegung des Großen Friedens — Dieser Artikel oder Abschnitt ist nicht hinreichend mit Belegen (Literatur, Webseiten oder Einzelnachweisen) versehen. Die fraglichen Angaben werden daher möglicherweise demnächst gelöscht. Hilf Wikipedia, indem du die Angaben recherchierst und… …   Deutsch Wikipedia

  • Taiping Jing — (chin. 太平經 / 太平经, The Classic of Great Peace, W. G. Tai P ing Ching) ist die Bezeichnung für verschiedene daoistische Texte. Zumindest zwei Werke sind unter diesem Titel bekannt: Tianguanli baoyuan taiping jing 天官歷包元太平經 / 天官历包元太平经, Tiānguānlì… …   Deutsch Wikipedia

  • Taiping dao — Die daoistische messianische Bewegung Taiping dao (chinesisch 太平道) oder Bewegung des Großen Friedens, gegründet von Zhang Jiao und seinen Brüdern Zhang Bao und Zhang Liang, ist mit der Bewegung Fünf Scheffel Reis eine der beiden ersten… …   Deutsch Wikipedia

  • Taiping jing — (chinesisch 太平經 / 太平经 The Classic of Great Peace, W. G. Tai P ing Ching) ist die Bezeichnung für verschiedene daoistische Texte. Zumindest zwei Werke sind unter diesem Titel bekannt: Tianguanli baoyuan taiping jing… …   Deutsch Wikipedia

  • Taiping dao — (太平道) ou Voie de la grande paix, fondée par Zhang Jiao accompagné de ses frères Zhang Bao et Zhang Liang, est avec l’École des cinq boisseaux de riz l’une des deux premières sectes taoïstes connues. Basée entre autres sur le canon de Taiping[1]… …   Wikipédia en Français

  • Дао цзан — Даосизм История Люди Школы Храмы Терминология …   Википедия

  • Тайпинцзин — Даосизм История Люди Школы Храмы Терминология …   Википедия


Поделиться ссылкой на выделенное

Прямая ссылка:
Нажмите правой клавишей мыши и выберите «Копировать ссылку»